央广网乌兰察布9月13日消息(记者邵玉琴 刘晓祺 魏全民)熔铸古今文脉,声传经典力量。9月13日下午,内蒙古诵读名家、诵读爱好者齐聚“神舟家园”四子王旗,共同见证“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内蒙古站正式启航。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内蒙古站启动仪式现场(央广网记者 杨亚东 摄)
本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指导,央广网主办、云听联合主办,央广网内蒙古频道、中共四子王旗委员会宣传部承办。启动仪式在央广网客户端、视频号和四子王旗融媒体同步线上直播,截至13日下午5点,央广网客户端就有110多万网友和诵读爱好者“云”观活动实况。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乌恩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润厚、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社科普及部部长、一级调研员杨亮,乌兰察布市及四子王旗相关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中小学校师生代表们共同见证该主题活动在内蒙古的开启。
展开剩余79%四子王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日罕致辞(央广网记者 杨亚东 摄)
“中华经典是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是照亮我们前行的精神灯塔。”四子王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日罕在致辞中说,作为“神舟家园”,这片草原既承载着游牧文明的千年底蕴,也见证着航天事业的辉煌发展。从草原牧歌的悠扬婉转,到神舟飞船的逐梦苍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文化的温度与时代的力量。他期待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在全旗营造“热爱经典、诵读经典、传承经典”的浓厚氛围,让经典诗词歌赋熔铸在人民群众热辣滚烫的生活里。
央广网内蒙古分公司副总经理宋浩致辞(央广网记者 杨亚东 摄)
“读经典、更自信。”央广网内蒙古分公司副总经理宋浩表示,自2023年起,央广网策划推出大型文化展演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前两季活动累计吸引40万名诵读爱好者参与,全网内容触达超30亿人次,连续两季被中央网信办评为“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并获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2024年度优秀作品奖。2025年,“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全国启动仪式在河北高碑店盛大举行。活动以“燕赵新语·高碑长歌”为主题,正式拉开新一季全国经典诵读热潮。本次“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内蒙古站在四子王旗启幕旨在北疆大地营造热爱经典、传承经典的文化氛围。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乌恩奇讲话(央广网记者 杨亚东 摄)
“从文化传承的本质来看,中华经典从来不是束之高阁的‘故纸堆’,而是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载体。”乌恩奇在讲话中强调,内蒙古的经典名篇更是“地域文学文化编码”的典范,承载着北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集体记忆。未来,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将依托自身机构与平台,全力助推中华经典文化与北疆文化品牌传播,让更多文化精品走进群众生活,不断增强全区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感与精神凝聚力。
四子王旗第二实验小学表演经典《五星出东方》(央广网记者 邵玉琴 摄)
活动现场,经典诵读与特色文艺表演轮番上演,点燃全场热情。内蒙古播音主持朗诵演讲协会、四子王旗委宣传部宣讲团成员、“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内蒙古站获奖选手及四子王旗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先后带来《五星出东方》《谁是最可爱的人》《读中国》《老槐树下的故事》《春江花月夜》等作品,以饱含深情的声音传递中华经典的磅礴力量,演绎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四子王旗乌兰牧骑献上的马头琴曲《万马奔腾》与歌舞《赞歌》,则尽显北疆草原的热情豪迈,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礼赞。
四子王旗委宣传部宣讲团成员朗诵经典《读中国》(央广网记者 杨亚东 摄)
四子王旗乌兰牧骑表演歌舞《赞歌》(央广网记者 邵玉琴 摄)
合影留念(央广网记者 邵玉琴 摄)
启动仪式还举行了经典图书赠阅仪式。央广网内蒙古频道向四子王旗相关部门赠送了由央广网主创的经典书籍,让书香伴着草原清风,浸润“神舟家园”的每一寸土地。
发布于:北京市尚竞配资-股市配资公司-炒股票杠杆-安全炒股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