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童小鹏接到了一项重要通知——中央决定将他调任南昌齿轮厂,担任革委会副主任一职。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安排,童小鹏与妻子紫非进行了商讨,并提出了几项要求:
第一,考虑到紫非的健康状况(她患有心脏病),他请求组织将紫非也调到南昌与他一起工作,方便照顾彼此。第二,童小鹏希望能和妻子一起回北京搬家并做一次体检,确保健康状况良好。第三,童小鹏还请求组织调回二儿子童利宁,因为他的儿子是残疾人,认为孩子应该得到更多的照顾和支持。
这些请求很快得到了批准,童小鹏便开始了他的准备工作。12月下旬,他终于回到了北京,并做了全面的健康检查。医生认为他的身体并无大碍,于是童小鹏开始打包行李,准备前往江西。然而,临行之前,童小鹏心中感慨万千,觉得自己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再回到北京,因此特意前往西花厅向周总理告别。
然而,童小鹏刚离开总理的办公室不久,就接到通知要求他稍等片刻。这一等,居然持续了整整一年半。直到1973年8月,童小鹏才接到了正式的通知,中央决定让他回中央统战部工作,而不再去南昌了。得知这个消息后,童小鹏感到无比欣喜,心中也略有释然。事实上,有同志曾告诉他,这一决定是周总理的指示。虽然童小鹏不好直接向总理询问,但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我相信是总理的指示。”
展开剩余83%回想起1966年6月,周总理曾在一次谈话中通知童小鹏,中央决定将他调往中央办公厅,担任第一副主任。当时,周总理特意补充了一句话:“我认为你不一定能搞得好,但中央既然决定了,你就服从吧。” 童小鹏当时察觉到周总理似乎有难言之隐,但他深知周总理办事一贯原则性强,于是便默默答应了这个安排。后来,童小鹏得知,这个决定实际上是汪东兴的主意。汪东兴接替杨尚昆担任中办主任后,面对多个重要部门的管理工作,便想到让童小鹏来负责其中最难处理的机要事务。
经过与毛主席沟通,毛主席已批准了这个决定,因此周总理自然也无法反对。两天后,童小鹏便正式进入中办工作。
然而,1967年1月,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童小鹏的处境愈发艰难。除了每天打扫卫生,他还经常遭遇批斗,被迫参加各种“陪斗”活动。尽管生活艰难,幸运的是,妻子紫非一直陪伴在身边,给了他一些温暖。童小鹏在中南海的住处旁有一块空地,平时由于工作忙碌,他没有时间照料。经过夺权风波后,童小鹏与妻子一起开始在空地上种植丝瓜、苦瓜,每天辛勤浇水、培土,看到植物一天天茁壮成长,两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愉快起来。
除了种菜,童小鹏还自己酿酒,他亲手酿制的糯米酒送给了暂住在中南海的余秋里、谷牧等人。几人围坐一圈,边喝边聊,倒也别有一番温馨的氛围。
然而,1967年10月,在童小鹏正感到闲得发慌之时,中办通知他带上行李前往“学习班”。在那里,童小鹏与其他学员一起度过了一段不易的时光。有一次,有学员问他,是否认识一个抗战时期的姓袁的人。童小鹏如实回答,自己曾在1937年西安红军联络处时认识一个名叫袁晓轩的人。袁晓轩后来叛变投敌,成为国民党特务,童小鹏一度怀疑,这个问题可能暗示他与袁晓轩有某种联系,但他相信组织会查清一切。
当时,紫非几度想给周总理写信,说明童小鹏的遭遇,但她又考虑到总理的繁忙,最终决定不打扰他。紫非深知自己丈夫的为人,并坚信他不会有政治问题。
1969年初,童小鹏所在的“学习班”学员们被安排到江西进贤的“五七干校”。在这里,童小鹏被分配到二连,成为了负责管理猪圈的“猪倌”。他除了养猪,还需要种菜、喂猪,甚至用板车拉糠、沙子,做一些艰苦的建筑工作。由于养猪场位于山坡上,童小鹏经常需要上坡下坡搬运重物,长期如此,他的身体逐渐发生了变化,原本挺起的大肚皮,经过半年的艰苦劳动后,变得凹陷下去。这段日子虽然艰难,但也让他收获了体力上的改变。
在“五七干校”度过了三年,童小鹏的家人也四散各地。妻子紫非在湖北沙洋呆了三年,大儿子童丹宁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柴达木盆地进行石油勘探,之后逐渐成长为一名干部。二儿子童利宁,作为聋哑人,早期在上海聋哑学校学习,后来自愿前往吉林延边插队,种植水稻。直到1972年,童小鹏要求将二儿子调回北京,安排他在长虹电影院担任美工。三儿子童卫宁,刚从初中毕业便报名参加北大荒的生产建设,他表现非常突出,甚至在别人回家过年时,他依旧坚守在农场。
终于,在1971年12月,童小鹏接到通知,准备返回北京。临行前,他向“中办五七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告别,还去看望了自己饲养的小猪。回想起这三年的日子,他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感慨。这段艰苦的时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3年8月,终于得到了回归的机会,中央组织决定让童小鹏回到中央统战部工作。这一回,童小鹏再度回到了他曾经工作的地方——那个熟悉的战场。消息一出,童小鹏心中激动万分,激动的情绪难以言表。
当时,除了周总理,叶帅也不希望童小鹏去南昌,叶帅的大女儿曾在魏家胡同看望童小鹏时劝他不要去南昌,后来才透露这其实是叶帅的意思。对此,童小鹏心中充满了感激。
不久后,中办党委正式通知童小鹏,他的历史问题已经查清,完全没有问题。原来,当年有些人将他与叛徒袁晓轩联系在一起,而事实上,袁晓轩在叛变后被国民党利用,提出策反童小鹏等人,但这一计划并没有得逞。
一切真相大白,童小鹏终于重回中央统战部。这是他15年来的首次回归,他的心情自然是激动与喜悦的。尽管在特殊时期他曾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但童小鹏始终坚信自己是无辜的,最终,组织也为他还清了冤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后,童小鹏再度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作为一名老革命,他的革命精神无疑值得每一个人敬仰和学习。
发布于:天津市尚竞配资-股市配资公司-炒股票杠杆-安全炒股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